公司企业
2024年1月16日消息,为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为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多元司法需求,《意见》提出3点工作要求。要建立民营企业司法需求快速响应工作机制,淮南两级法院分别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企业司法需求快速响应工作组,严格企业司法需求办理时限,推进涉企案件专业化审判和执行。建立法院院长接访民营企业家、走访民营企业工作机制。抓好12368诉讼服务热线企业司法需求登记受理,畅通企业诉讼立案、信访投诉、工作意见线上线下表达渠道。要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工作机制,完善司法建议及司法案例指导工作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增强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优化涉企诉讼服务,《意见》提出3条具体措施。要加强涉民营企业案件诉调对接,充分运用“总对总”在线调解机制,发挥商会人民调解作用,提升诉前化解涉民营企业纠纷质效。要全面推行智能化诉讼服务,进一步拓展电子诉讼覆盖范围,为民营企业参与诉讼提供网上诉讼指南、远程立案、网上阅卷、远程开庭等智能化服务。要依法妥善处理涉企信访事项,对涉企信访事项做到一案一策,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加大涉民营企业案件执行力度,《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执行110”应急处置中心、执行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大力提高被执行财产处置效率,加快兑现民营企业胜诉权益。加强民营企业救治和退出的司法保障,加大破产重整案件审理力度,完善破产审判“府院联动”机制,统筹推进解决企业破产程序中的税收优惠、信用修复、财产处置、职工安置、维护稳定等工作。在审判涉企案件中,《意见》提出12条司法举措,包括依法严厉打击敲诈勒索、伪造印章、合同诈骗、破坏生产经营等妨害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犯罪。依法慎用强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持续探索并推动落实好“预查封、预处罚、活封、活扣”等方式,以及涉拒执犯罪预告机制,创新运用预防性法律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发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原始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信息来源:安徽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