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新闻
2024年2月2日消息,2023年以来,安徽省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民事检察监督职责,着力提升民事监督质效,部署开展民事监督质效“攻坚年”活动,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民生“小案”,努力让人民群众能感受、可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2023年1-12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民事监督案件14533件,同比上升35.48%,共提出抗诉277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532件,所有民事检察质量指标均高于最高检的通报值,民事检察监督工作阶段性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预期目标。1、亮剑虚假诉讼,做强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2023年,安徽省制定《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民事审判执行深层次违法行为线索管理和监督办案工作的意见》《安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与检察侦查部门在监督办案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工作指南》,引导全省加大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力度。扎实推进虚假诉讼监督,深化溯源治理,聚焦司法不作为、乱作为,认真落实“一案三查”要求,坚持对事监督与对人监督相结合,增强民事违法行为发现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深入开展虚假司法确认及仲裁公证案件和民事裁判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专项活动。2023年以来,安徽省共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795件,移送违法违纪犯罪线索37件44人。2、强化涉企监督,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化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2023年以来,安徽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持续强化涉企民事裁判和执行监督,积极主动、依法依规解决市场主体合理诉求。2023年,安徽省检察机关聚焦涉市场主体民事裁判不公和执行不作为、乱作为,重点对涉企虚假诉讼、法院不当终结本次执行、消极执行、不依法采取保全措施,或者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违法采取失信或限高等信用惩戒措施、执行款物管理不当等严重侵害市场主体实体和程序权利的违法行为,发现裁判和执行确有错误的,及时提出监督意见,助力构建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年共监督涉民营经济案件2613件,同比上升70.56%,其中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409件。3、民事支持起诉,为弱势群体依法维权撑腰。为充分履行检察监督职责,有效破解拖欠农民工工资治理难题,自2018年起,省检察院连续6年组织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检察蓝”助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运用支持起诉等方式支持农民工依法讨薪,对涉农民工权益裁判执行错误和监管部门怠于履职提出监督意见,办理一批有影响、农民工有获得感的监督案件,让劳动者不再烦“薪”忧“酬”。帮农民工讨薪、支持被家暴妇女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协助孩子家长向培训机构讨要退费……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发挥民事支持起诉职能,为弱势群体“撑腰”,深入开展“为民惠企争模范”行动,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及时出台《关于高质效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的意见》,加大对妇女、老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特定群体权益的专项保护力度,强化民生司法保障。(信息来源:安徽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