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欢迎光临本站 

法律新闻

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为主题召开新春首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检察改革典型事例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5/2/16     浏览次数:    
2025年2月14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为主题召开新春首场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申国军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应媒体关切。童建明通报了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他指出,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以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为主线,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狠抓中央部署的涉检改革任务落实,以改革为动力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在推进检察改革过程中,最高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施《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统筹改革任务,明确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督导检查,深化理论研究,组织评选改革典型事例,《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已形成45项制度性成果,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过去一年,检察机关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机制,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建立检察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运用法治力量稳预期、强信心;健全保护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机制,办理的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均有上升;健全检察环节信访工作法治化机制,涉检信访、涉检重复信访数量实现“双下降”;促推专门学校建设,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完善涉外检察工作体系,出台加强涉外检察工作意见。“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过去一年,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持续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实质化运行,监督质效有新的提升;健全刑事执行检察“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加强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规范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办理,加强同级监督;出台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指引,进一步完善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以推动检察公益诉讼立法为牵引,完善公益诉讼检察机制,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检察机关公正司法体制机制更加规范。过去一年,检察机关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修订相关意见和条例,设立最高检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完善检察官惩戒制度,推动落实司法责任制形成闭环。健全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和质量管理机制,取消对各级检察机关的不当考核,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检察业务管理体系,以高水平管理促进高质效办案。检察队伍管理和能力提升机制更加优化。最高检深化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推动完善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过去一年,共有29个省份开展了遴选工作,上级检察院从下级院共遴选检察官550余人,上级检察院人员到下级院初任检察官共220人。创新“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法学名师进检察”机制,共同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数字检察工作机制,推广运用680余个法律监督数据模型,法律监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本场新闻发布会还发布了6件“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检察改革典型事例。6件典型事例重点展现地方检察机关在数字检察、检察侦查、侦监协作配合、刑事申诉案件反向审视等工作中的改革创新做法。其中,北京市检察机关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破解“数据孤岛”“信息壁垒”“数据烟囱”等难题,以建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和融合科技应用为切口,促进数字科技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辽宁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侦查一体化优势,坚持线索管理一体化、案件查办一体化、同步纠错一体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构建“人大监督、检察监督、行政督查”衔接联动机制,实现以联络促融合、以协作促监督、以联动促质效,为提升法律监督效能提供有力支撑;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检察院以“检警+”应用平台为依托,构建协作配合、信息共享和监督制约的“三位一体”架构,加强刑事诉讼监督制约。在探索立足检察履职促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方面,河南省检察机关通过完善制度对刑事申诉案件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审视,实现反向审视扁平化、全覆盖,用最优化的检察资源实现最大化的治理效果;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检察院聚焦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研发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延伸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推动社会治理的链条,在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检察作用。(信息来源:检察日报)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0551-63830090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