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欢迎光临本站 

法律新闻

最高检指导发布首批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加强协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与管理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2/12/4     浏览次数:    
2022年11月14日消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指导、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组织评审的首批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近日发布。这批典型案例共12件,涉及违法类型包含违法侵占、围湖填湖、非法狩猎、违法养殖、固体废物污染等。湿地保护属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是检察公益诉讼的法定领域之一。最高检第八检察厅负责人介绍说,2017年7月至今年6月底,检察机关督促恢复被毁损的耕地、林地、湿地、草原约786万亩,回收和清理各类垃圾、固体废物4584万余吨,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93.5亿元。检察机关要加强与湿地保护相关责任单位之间的协作,强化湿地保护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衔接,共同推进湿地保护与管理。部分典型案例的典型意义如下:1、检察机关通过行政公益诉讼,厘清了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间的职责权限等问题,为地方政府及相关行政机关合理合法开展退垸还湖工作提供了法治支撑,助力解决久拖不决影响大的疑难问题。2、检察机关把恢复性司法理念贯彻始终,整合四级院办案力量,充分运用“一案三查”机制,通过办理刑事、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在打击犯罪的同时,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诉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通过开展专项监督活动推动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系统治理。3、本案中,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在打击犯罪的同时让违法者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通过普法增强公众法治意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效服务和有力保障。(信息来源:法治日报)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0551-63830090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