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新闻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2023年2月15日消息,在“空壳公司”清理专项监督活动中,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主动从各类案件中排查、发现监督线索,共向市场监督管理、税务等部门制发检察建议142件,督促相关部门清理“空壳公司”939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空壳公司”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来从事电信网络诈骗、虚开发票、洗钱、非法集资、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等违法犯罪活动。针对这一情况,去年3月,省检察院部署开展了“空壳公司”清理专项监督活动。为找准工作突破口,蚌埠市两级检察机关的行政检察部门与刑事检察部门主动对接,把专项监督工作的切入点放在企业虚开发票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合同诈骗犯罪、洗钱犯罪等案件中,对近三年以来利用“空壳公司”实施犯罪的200余起案件进行了梳理。针对“空壳公司”治理堵点,固镇县检察院与县法院、县市场监管局、县税务局等单位召开4次联席会议。专项监督活动中,蚌埠市两级检察机关共制发检察建议28份,推动清理“空壳公司”161家。为开展“空壳公司”清理专项监督,凤台县检察院对该院办理的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110余件刑事案件进行了逐案审查,发现虚假注册登记“空壳公司”案件线索12条,涉及“空壳公司”15家。后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15家“空壳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并依法吊销营业执照。郎溪县检察院在“空壳公司”清理专项监督活动中,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交换机制,破解了审、管脱节难题,实现了溯源治理。王某某等人为谋取非法利益,利用花木行业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已成立或者让他人专门注册成立的16家苗木公司、园林绿化公司,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累计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8889份,累计虚开金额高达8.3亿余元。郎溪县检察院发现,在王某某等13人虚开发票一案的刑事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后,作为犯罪工具而虚假注册的16家“空壳公司”依然存续,存在继续为实施犯罪提供帮助的可能。该院遂向郎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吊销涉案“空壳公司”的营业执照;对辖区内注册成立的企业进行排查,及时清理“空壳公司”和“僵尸企业”,最大限度降低利用“空壳公司”进行犯罪的可能。(信息来源:安徽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