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新闻
最高人民检察院2023年3月30日发布一批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共8件,其中4件是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监督案例。检察机关灵活运用诉前磋商、公开听证、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推动相关违法主体积极整改,充分体现了发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优势,激活行政执法效能,把诉前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司法状态的特点。最高检第八检察厅负责人说,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加大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力度,突出保护重点人员、重点领域的个人信息,严格保护敏感类别信息及特定群体的个人信息。部分典型案例的典型意义如下:1、检察机关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运用数字技术,通过“专业取证+专门论证+专家意见”等方式,破解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线索发现、调查取证、损害认定等难题,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开展专项监督,督促行政机关履职,推动服务场所规范收集、传输、存储、删除个人信息,加强数据安全管控,促进个人信息全链条保护。2、检察机关能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智慧检察等手段发现并督促行政机关消除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推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与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推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落地见效。3、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全面调查取证,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查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顿、安全培训等,堵塞医疗健康信息安全漏洞,强化行业自律,健全长效保护机制。(信息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