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欢迎光临本站 

司法实践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公布 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6/4/17     浏览次数: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4月14日公布,纲要提出,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清晰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根据纲要,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监管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监管信息平台。将自然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实行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度。(信息来源:新华社)

附:2016年5月8日《 人民日报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对《纲要》进行了解读相关内容

      国土资源部日前出台《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对《纲要》进行了解读。

  全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保有量要在18.65亿亩以上

  近年来,我国粮食结构性产需缺口仍在加大,增产受到价格成本挤压和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保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是安全难度提高。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查明耕地面积虽然有所增加,但难以稳定利用的耕地占一定比例,需逐步调整退耕。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灾害损毁、建设占用等对耕地保护的压力有增无减。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扣除生态退耕、退地减水等规划期间可减少的耕地,以及东北、西北难以稳定利用的耕地,全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保有量在18.65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在15.46亿亩以上,建设占用耕地在2000万亩左右。完成是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保持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所提升。国土部门与发展改革、农业、财政等部门通力合作,保持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10亿亩,土地整治补充耕地2000万亩以上。

  建设用地总量要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低20%

  未来五年,随着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国土资源供给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低20%,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进一步加大,用地控制标准体系健全,节地技术不断推广应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矿产开发规模化程度和节约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提高15%。建成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50个,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对房地产库存较高的城市,减少直至停止住房用地供应

  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围绕扩大有效投资,“十三五”期间,国土部门将加快建设用地审批和供应,好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新产业新业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需求。

  《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用地政策,支持创新融资模式。完善国有土地资产处置政策,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试点,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用地成本。探索完善负面清单和特许经营条件下的土地供应政策。按照去产能要求,严格控制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和“僵尸企业”土地供应,制定鼓励支持政策,引导其退出、转产和兼并重组。

  《规划》强调,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对房地产库存较高的城市,减少直至停止住房用地供应;允许尚未开工房地产项目用地按照有关规定改变用途,用于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多方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国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深化国土资源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政策红利要求更加紧迫。

  不动产统一登记将多方面实施。《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加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基本建立。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稳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多方面实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登记多方面开展。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资源价格、收益分配与补偿机制逐步完善。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高,油气资源勘查开采市场化改革多方面推进。

  按《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完成750万亩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任务,工矿废弃地复垦力度不断加大。海洋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海洋保护区占管辖海域面积比例达5%。(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0551-63830090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