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政策、文件
2018年7月18日消息,合肥市农委日前表示,今年以来,合肥市大力开展培育示范行动,涌现出一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至6月底,全市新发展农民合作社300家,总数达5017家;新发展家庭农场924家,总数达6569家。与此同时,合肥市推荐申报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8家,家庭农场22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家;推荐50多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申报“农合贷”项目,贷款金额超过2000万元。近年来合肥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从发展态势来看,我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呈现出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合作形式日益多样、生产经营范围拓宽、运行机制不断规范等特点。”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2017年全市农民合作社成员已超过20万户,带动农户达78万户,覆盖90个行政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面积超过100万亩,在引领发展特色产业,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等方面显示出强劲活力。合肥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现了“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多种合作模式,以及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联合社等多种形式,利益链接更为紧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逐步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服务范围逐步向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延伸。”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均建立了相对规范的财务管理和基础台账等内部管理制度。(信息来源: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