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欢迎光临本站 

农村金融

成都多方面推开履约保持保险制度 给土地流转“上保险”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6/7/25     浏览次数:    

2016年7月24日消息,伴随土地流转快速推进,一些问题凸显。针对近年来土地流转出现的违约、拖欠租金等现象,成都邛崃市在全国首创了土地流转履约保持保险,探索风险防控机制。在试点基础上,成都市今年在全域推开。2014年以来,邛崃探索“土地预流转+非融资性担保”模式,就是村集体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先把土地“预流转”给合作社,再由合作社统一招标、流转。“这个非融资性担保是由政府来做的,说到底还是由政府兜底。”邛崃市农林局局长陈汉云说。如何用市场化方式破解土地流转金融风险?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2015年邛崃市在冉义等乡镇试点土地履约保持保险。具体说,就是引入保险公司开发土地流转履约保持保险产品,保费按土地流转交易额的3%收取,财政“以奖代补”分摊50%的保费,另一半保费农户出20%、业主承担80%。“一旦业主违约,农民的损失都将由保险公司赔付,再由保险公司向承租业主追讨。”陈汉云介绍。2015年12月,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与邛崃友良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签订保险保单,这成为全国第一单土地流转履约保持保险合同。目前,中国人保、锦泰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都开发了相关产品。成都市农委副主任潘斌说,土地流转保持保险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流转风险可控,填补了农业保险品种在土地流转领域的空白。今年已扩大到成都市,按照区县不同,市级财政承担保费的50%或80%。业内人士认为,成都开展的土地流转履约保持保险不是简单的引入商业保险,而是通过一个完整的体系,即“土地合作社+种植合作社+农民+土地流转履约保持保险”,大大降低了土地流转的失约风险,达到专业配置土地资源、提升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效益的目的。(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0551-63830090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