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欢迎光临本站 

农村金融

中国(海南)屯昌农民博览会普惠金融专题论坛:农村金融出现三种新变化 银行电子化替代率快速提高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6/5/22     浏览次数:    

中国(海南)屯昌农民博览会普惠金融专题论坛2016年5月21日召开。论坛上,金融界人士、专家近百人围绕“如何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助推精准扶贫”展开深入探讨。目前,超过87%的农户贷款由农信社提供,农信社是支农主力。农信社小额信贷普惠金融,不仅解决了“三农”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5》。报告指出,随着未来几年精准扶贫的深入和多方面小康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金融出现了三方面趋势。首先,随着农户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支出随之增加,对消费信贷的需求相应增加。同时,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户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农户拓展非农经营的融资服务需求逐步增加。其次,互联网技术对金融服务的信息收集、业务成本、产品创新产生根本影响。以银行业务电子化为例,众多银行的电子化替代率在过去3年内快速提高,银行业的电子化替代率整体接近90%,农信社替代率为60%左右,手机银行、互联网银行、电话银行业务迅速普及,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水平。较后,近年来围绕深化服务“三农”包括中下层农户,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各地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农信社小额信贷技术、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等推动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向基层下沉。报告建议,各地应结合产业结构,进行“接地气”的农村金融改革。(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0551-63830090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