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保险
2020年4月8日消息,合肥市“共享员工”工作研讨会日前在合肥经开区海尔工业园召开。下一步,合肥市或明确界定共享员工范围,推动“共享员工”模式常态化。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中,合肥市通过探索“共享员工”用工新模式,帮助酒店餐饮等企业解决员工临时就业的同时,缓解了大型工业企业的用工难问题,实现了企业员工的“双赢”。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合肥市开展“共享员工”用工模式的企业近20家,涉及“共享员工”2500多人,其中,合肥经开区占比近八成,涉及海尔、联宝、美菱、联合利华、美的等大型企业。近日,合肥经开区兑现“共享员工”稳岗补贴政策,向在疫情防控期间为该区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输送“共享员工”的卓泰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世纪金源大饭店管理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发放补贴2.92万元。“下一步,共享员工的具体运作模式须做明确界定,以区别于传统的兼职、临时用工。”海尔公司资深人力资源经理柯艮东说。美菱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郝玲表示,公司尝试了跨行业共享及集团公司内部调剂共享两种“共享员工”模式,希望政府完善共享用工方面法律法规,将“共享员工”补贴常态化,搭建淡旺季用工需求池。疫情期间,申博人力资源公司帮助联宝科技联系上海铁路旅服公司开展“共享员工”,企业总经理王斌则期待,以人力资源公司作为第三方平台,深化“共享员工”用工模式,实现常态化。“共享员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合肥经开区人事劳动局负责人认为,要通过共享平台摸清不同企业生产的淡旺季,摸清企业订单的增减期,以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共享”联盟、政府政策引领,推动建立用工余缺调剂机制。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通过明确界定“共享员工”范围,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建立企业联盟等措施,尽快推动“共享员工”模式常态化,为稳就业、企业用工服务发挥重要作用。(信息来源: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