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欢迎光临本站 

工伤专题

职业病防治专题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5/4/30     浏览次数:    

      201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13周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施行的第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好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决定联合开展201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宣传周的主题是:“依法防治职业病,切实关爱劳动者”。

  一、什么是(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为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013年我国政府规定的职业病有10大类132种。如尘肺,铅、汞、苯等职业中毒、职业性噪声耳聋、职业性中暑、布式杆菌病等。

  二、什么行业易发生职业病?
  采煤、开矿、水泥生产等可能引起尘肺病;
  制鞋、箱包、油漆等作业可能引起苯或其他化学物中毒;
  夏季高温可能导致职业性中暑;
  其他职业性危害引起的职业病等。
  三、用人单位(老板)必须应尽的责任:
  告知劳动者有毒有害因素种类及可能对健康的危害,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上岗前、工作期间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上岗前、工作期间和离开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劳动场所设置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提供劳动者诊断职业病所需的有关材料。

  落实职业病患者待遇。

  四、怀疑自己得了职业病怎么办?

  到企业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去明确诊断。

  向用人单位(老板)申请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资料。

  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五、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引起尘肺病的生产性粉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无机矿物性粉尘,包括石英粉尘、煤尘、石棉、水泥、电焊烟尘、滑石、云母、铸造粉尘等,还有一类是有机粉尘。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较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只要措施得当,尘肺病是是可以预防的。

  六、生产性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有哪些?

  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其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噪声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一般都经历由生理变化到病理改变的过程,即先出现暂时性听阈位移,暂时性听阈位移如不能得到有效恢复,则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方法。
  七、职业性中暑预防及治疗
  用人单位应加强高温作业场所的管理,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避免直接接触生产性热源;

  用人单位应为高温作业劳动者配备防热面罩、工作帽服、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同时为高温作业劳动者发放耐热保健饮料;

  对于夏季露天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尽量安排早晚作业,使劳动者尽可能避开阳光较强烈的时段。

  用人单位要安排高温作业劳动者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健康体检,凡患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以及大面积皮肤疤痕等劳动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根据中暑的症状进行职业性中暑的治疗。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重症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八、容易引起铅中毒的作业

  铅矿开采、烧结、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冶炼;
  蓄电池制造,废旧蓄电池回收及加工,印刷业铸字和浇板;

  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仪器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
  拆修旧船、桥梁、建筑物时的焊割作业;
  用铅化合物制作颜料、油漆、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炸药等企业。

  铅中毒的预防措施:避免开放式作业;工作场所注意通风;作业时应穿防毒工作服,戴手套;禁止在工作场所饮食、吸烟;下班后认真洗澡,换洗工作服;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超标时,应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或电动送风式呼吸器。(信息来源:新安晚报)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0551-63830090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