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欢迎光临本站 

法律新闻

最高检发布依法追诉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精准惩治团伙化专业化诈骗犯罪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1/11/8     浏览次数:    

最高人民检察院2021年10月26日发布7起检察机关依法追诉诈骗犯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中,有的涉及诈骗医保基金犯罪,在对医疗服务协议性质的准确界定等难点上具有典型性;有的涉及骗取失业保险金犯罪,在突破取证难准确认定诈骗金额的同时,及时堵塞社会管理漏洞;有的涉及利用期货交易平台实施的新型诈骗犯罪,围绕罪名确定等争议焦点,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质。实践中,检察机关针对涉众型诈骗案件,全流程、全过程、多方位积极开展认罪认罚工作,促进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积极退赔退赃。在每一个诉讼阶段、每一个工作环节,对犯罪嫌疑人做好教育转化,结合证据开示进行释法析理,使犯罪嫌疑人放弃侥幸心理,充分认识到行为的危害性,真诚、主动认罪悔罪。部分典型案例的典型意义如下:1、针对该案侦查中面临的取证难等问题,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积极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积极研究该类案件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今后办案提供有益指导。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40余名因法治意识淡薄、主观恶性较小、骗取金额较少且主动退出冒领金额的工人,依法建议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或作撤案处理。打击犯罪的同时,对被骗的失业保险金,积极协助追缴,挽回国家损失。2、检察机关在熟悉案情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厘清“骨干代理人”“一般代理人”等特别概念和规定,准确把握犯罪的主要特征和证明要素,为厘清指控思路和构建证明体系奠定基础。同时与公安等政法部门在当地进行法治宣传,督促整改落实,形成了打击犯罪合力,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3、检察机关发挥检察一体优势,立体监督与自行补侦相结合;准确区分索取钱财的行为是正常的索要彩礼还是以结婚为名的诈骗;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防止因案致贫。注重引入社会力量适时开展心理疏导,化解负面情绪;及时制发“检察关注函”,提示当地政府关注农村大龄男青年婚育问题,提醒农村群众认清诈骗分子“真面目”、守好手中“钱袋子”。(信息来源:法治日报)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0551-63830090
浏览手机站